close


 









日據時代的白米社區,因三面環山,林相豐富而發展了木屐業。當時地方上流行一句俗諺「白米甕,砍木屐,偷銼材,山林捉」,那時候日本人管制台灣林木極為嚴格,木屐師傅無法在正常管道中取得製造木屐足量的木材,然而木屐師傅為了謀生活,冒著被林木管理稽查員查護的風險上山砍材。這是時代背景下的辛酸史,也點出了白米居民與木屐間的特別情愫。




 

白米在日據時代及光復初期,發展了相當規模的木屐事業。但隨著木材資源的貧乏及工資等因素,木屐幾乎已被膠鞋所取代,而白米社區風光的產業,也只能留在老一輩腦海中塵封的記憶。但現在,白米社區重新賦予木屐新的定位,把木屐從「生活日用品」轉化為富文化藝術意涵的「手工藝品」,不但是把宣告死亡的木屐復活了,同時也讓社區活力再生,有了營造「白米響屐村」的願景。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7111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